不一样的「读」与「写」 - 中文读写障碍识别与教学

29 Nov 2017

29 Nov 2017

中文字不但字型优美,而且能言简意赅地表达不同意思,然而对读写障碍的学生而言,学习中文则是一段既漫长且痛苦的过程。岭南大学中文系及岭南大学持续进修学院于2017年11月29日邀请到博雅思教育中心两位老师举办专题讲座《不一样的「读」与「写」 - 中文读写障碍识别与教学》,与学院幼儿教育高级文凭同学分享生动有趣的学习中文技巧,以及特殊教育导师的得着及成长。
 
近年政府大力提倡要及早识别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童和及早介入治疗,并开展「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试验计划」,让专业人士到校照顾SEN学生。学院的幼儿教育高级文凭正正把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注入课程中,让毕业生不但配备幼儿教育的知识及技能,更拥有敏锐触觉,了解学生有不同类型的学习需要,同时配合业界发展。
 
博雅思教育中心创办人兼执行干事陈卓琪小姐自小深受读写障碍影响,她在讲座上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解读写障碍学生的学习中文时的困难。她凭着「只有不合适的教学方法,没有不受教的儿童」为宗旨,开设特殊教育中心帮助不同程度的SEN学生。陈卓琪小时候读书曾被老师责备「懒」甚至「次货」,直至16岁才确诊患有读写障碍。她深深明白到治疗黄金期对SEN学生的重要性︰「来我们中心求助的学生中,最小的只有5岁。对幼童而言,越早发现有SEN问题越好,有助恢复他们的自信心,缩窄与其他同学的距离。」虽然幼稚园生未必需要写字,但若然幼稚园教师具备教导SEN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便能从幼童的言行中,及早发现他们是否有读写障碍的倾向。陈卓琪表示︰「幼稚园教师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会更懂得发挥学生强项、提升弱项,对所有学生都有益处。」
 
而在博雅思教育中心担任课程干事的谈皓言先生,在讲座上示范如何利用图像及概念图帮助SEN学生了解中文,亦与幼儿教育高级文凭同学分享教导SEN学童的心得。他说︰「首先要付出比平常多两至三倍的耐性,自己沉得住气才能安抚学童的情绪。SEN学生的行为问题都有他们背后的原因,故拥有良好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灵活变通才能因材施教。」


 
955638ba3ce6c406c168b6b2aba5b347.jpg
d9fca667a20810b9c185400848650c88.jpg
a5990f592b5fcc98c12696506eca756f.jpg
0f0be3a8a1a0a1503ce86de16b6fa37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