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 (历史)

课程特色

  • 关注不同课题,课程涵盖中国历史,欧洲历史及香港历史
  • 加强同学掌握并使用原始史料的能力
  • 关注香港历史,体现本地视野

课程目标

  • 鉴古知今,增强洞悉力

  • 从史料中锤炼逻辑思考力丶独立分析能力

  • 博览群书,提高理解及表达能力

学习成果

Upon completi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 demonstrate an understanding of essential concepts and research trends in the fields of world history, Chinese history and Hong Kong history;
  • analyze and synthesize an eclectic rang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s;
  • articulate sound historical arguments based on historical evidence;
  • demonstrate proficiency in the us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for further studies or work;
  • apply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IT applications,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for handling further studies or career pursuits; and
  • demonstrate an understanding of cros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possible cross-disciplinary application.

课程

通识科目 (36 学分)

  • 通用英语

  • 学术英语 I

  • 学术英语 II

  • 商业传意

  • 中文传意基础(一)

  • 中文传意基础(二)

  • 中文传意基础(三)

  • 逻辑与慎思明辨

  • 认识道德

  • 资讯素养概论

  • 自由选修科 (详情)

  • 自由选修科 (详情)


专修科目 (24 学分)
  • 中国历史入门

  • 香港文化遗产研究

  • 现代世界的孕育

  • 当代香港史

  • 公共史入门

  • 近代世界史

  • 中国文献目录学与研究方法入门

  • 传统中国思想史入门

除中文课程或其他涉及汉语成分的课程,所有课程均以英语授课。

升学出路

近年部分毕业生升读以下学士学位课程:
  • 岭南大学历史(荣誉)文学士
  • 香港大学文学士
  •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文学士
  •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及文化 (荣誉)文学士
  • 香港城市大学文学士(中文及历史)
  • 香港浸会大学历史文学士(荣誉)
  • 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研究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历史教育荣誉学士
  • 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荣誉)文学士

学院与香港树仁大学有升学衔接协议,毕业生可升读以下学位课程:
  • ​历史学(荣誉)文学士学位课程 (二年级)

就业出路

  • 文化保育政策

  • 编辑及出版

  • 教育

  • 新闻传媒

  • 政府机构

备注

  • 申请人须具备流利中文读写能力,甄选者或须接受中文读写测试。
  • 同学有机会到内地或台湾高等学府交流一个学期。

教与学支援

参观香港文化博物馆

《金子的战争:一个日本老兵的中国战场记忆》新书分享会

奖学金

学业成绩卓越丶课外表现出众及/或於学院丶大学或社会有贡献的学生,或曾获颁以下奖学金:

  • 岭南大学文学院奖学金
  • 岭南会所奖学金
  • 岭南教育机构奖学金
  • 岭南大学香港同学会奖学金

持续进修基金

本课程已加入持续进修基金可获发还款项课程名单内。
本课程 / 本单元所属之主体课程(资歷名称)在资歷架构下获得认可(资历架构第[4]级)。

资历名册登记号码: 17/000602/L4
资历名册登记有效期: 01/07/2017至登记持续有效

有关持续进修基金的申请条件及其他详情,请参阅本网页内「持续进修基金详情」。

毕业生分享

蔡锦麟

蔡锦麟

  • 2023年人文学科(历史)副学士课程毕业生
  • 升读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及文化 (荣誉)文学士三年级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是学习历史的最高境界。在岭南大学持续进修学院修读两年的历史课程中,我正正能透过学院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态度和精神体现出司马迁这句说话的真谛。
首先学院的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令我最为深刻,课堂上老师鼓励同学之间透过交流和讨论有趣的不同历史课题,来提升大家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此外老师们那种敬业乐业的精神也令我为之敬佩,他们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课余时间让同学就不同的历史话题或论文题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参与讨论和给予意见,而在讨论和学习的过程中,也令我对歴史学有着更深和更全面的体会。
虽然我们现在并没有司马迁那种丰硕的学术成就,但我们在岭南大学持续进修学院学习历史,最少都能「通」古今的变化,课堂上透过自由的讨论能提出自已的「一家之言」。有着在这里的学习经历,我深信我和各位毕业同学将来在社会上必然会有具影响力的成就。
李驰原

李驰原

  • 2023年人文学科(历史)副学士课程毕业生
  • 升读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荣誉)文学士二年级
于岭南大学持续进修学院修读历史课程的两年中,我勤勉求知,刻苦钻研,在老师的栽培与学院的引领下,我得以一窥历史学习之真谛。经此两年,不仅是专业知识,我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步。学院老师两年来的悉心教导令我受益良多,敬业精神不但体现在课堂中所尽传道解惑之责,更体现在课后鼓励学生开拓思维、畅所欲言并亲身投入讨论,寓学于趣,推动学生好学乐学,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作为香港第一所以博雅教育为教育宗旨的大学,岭南大学始终以最高的育人热忱诠释这一宗旨。小规模教学与互动性课堂对师生联系的巩固,多人合作与个人独立等多种作业模式对组织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无不对学生成人成才起到极大推进作用。我深信,这段经历将为我以后的学习奠定深厚基础,助力我在历史领域更进一步。

毕业生分享

林希賢

林希賢

  • 2021年人文学科(历史)副学士课程毕业生
  • 升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三年级
犹想起两年前中学毕业后, 得知LIFE有开办历史副学士课程时,便毅然地前去报读。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两年来的大专生涯里,可谓感触甚深。当初抱着不安、茫然的心情踏入校门。到上完第一节课后,老师们悉心的教导使我不安的心情逐渐平复。当中尤以在历史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更令我启蒙甚深,获益良多。老师在教学模式上也十分有趣,能够引起同学对历史的兴趣,也引导我们发掘更多有关历史的小趣味。另外,老师除了教授学术上的知识外, 亦为我们解开升学路上遇到的重重疑难,更不断指导我们。回味两年的大专生活,我确立了对历史的兴趣,过程感到无比充实。毕业后更时常忆起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导,留下了满满美好的回忆。
曹伟泷

曹伟泷

  • 2020年人文学科(历史)副学士课程毕业生
  • 升读岭南大学历史系二年级
还记得两年前中学毕业时,当得知LIFE有开办历史副学士课程时,便毅然决然地前去报读。这两年的大专生涯,可谓感触甚深。当初抱着不安、茫然的心情踏入校门,上第一节的课堂,在老师们热心的教导后,不安的心情逐渐得以平复。当中尤以在历史课中所学的知识更令我启蒙甚深,获益良多。老师在教学模式上也十分有趣,能够引起同学对历史的兴趣,也引导我们发掘更多的知识。另外,老师除了教授学术上的知识外,还为我们在升学路途上解开重重疑难,不断地指导我们正确的方向。现在回想起来,这两年的读书生活确立了对历史的兴趣,过程中我感到无比充实,毕业后更时常忆起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导,留下了满满美好的回忆。
池嘉阳

池嘉阳

  • 2019年人文学科(历史)副学士课程毕业生
  • 升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三年级
在岭南持续进修学院修读两年的历史课程之中, 我发掘并确立了自己对历史的兴趣, 发现原来在中学修读的历史与后来所读的大有不同。老师非常热心指导我们, 不但给予学术上的知识,而且也为我们在升学路途上解开疑难。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中,读书可谓是事半功倍,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