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科 (歷史)

課程特色

  • 關注不同課題,課程涵蓋中國歷史、歐洲歷史及香港歷史
  • 加強同學掌握並使用原始史料的能力
  • 關注香港歷史,體現本地視野

課程目標

  • 鑒古知今,增強洞悉力

  • 從史料中錘鍊邏輯思考力、獨立分析能力

  • 博覽群書,提高理解及表達能力

學習成果

完成後,學生將能夠:
  • 展示對世界歷史、中國歷史和香港歷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趨勢的理解;
  • 分析和綜合各種類型的一手和二手史料;
  • 根據歷史證據提出有力的歷史論點;
  • 熟練使用英文和中文,有效地進行學習或工作交流;
  • 應用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應用科技和批判性思考技能來應付學習或事業發展;以及
  • 展示對跨學科知識的理解和跨學科的應用。

課程

通識科目 (36 學分)

  • 通用英語

  • 學術英語 I

  • 學術英語 II

  • 商業傳意

  • 中文傳意基礎(一)

  • 中文傳意基礎(二)

  • 中文傳意基礎(三)

  • 邏輯與慎思明辨

  • 認識道德

  • 資訊素養概論

  • 自由選修科 (詳情)

  • 自由選修科 (詳情)

 

專修科目 (24 學分)

  • 中國歷史入門

  • 香港文化遺產研究

  • 現代世界的孕育

  • 當代香港史

  • 公共史入門

  • 世界近現代史

  • 中國文獻目錄學與研究方法入門

  • 傳統中國思想史入門

除中文課程或其他涉及漢語成分的課程,所有課程均以英語授課。

升學出路

近年部分畢業生升讀以下學士學位課程:
  • 嶺南大學歷史(榮譽)文學士
  • 香港大學文學士
  •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文學士
  •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歷史及文化 (榮譽)文學士
  • 香港城市大學文學士(中文及歷史)
  •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文學士(榮譽)
  •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社會科學學士(榮譽)
  •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歷史教育榮譽學士
  • 英國伯明翰大學歷史(榮譽)文學士

學院與香港樹仁大學有升學銜接協議,畢業生可升讀以下學位課程:
  • ​歷史學(榮譽)文學士學位課程 (二年級)

就業出路

  • 文化保育政策

  • 編輯及出版

  • 教育

  • 新聞傳媒

  • 政府機構

備註

  • 申請人須具備流利中文讀寫能力,甄選者或須接受中文讀寫測試。

教與學支援

參觀香港文化博物館

《金子的戰爭:一個日本老兵的中國戰場記憶》新書分享會

獎學金

學業成績卓越、課外表現出眾及/或於學院、大學或社會有貢獻的學生,曾獲頒以下獎學金:

  • 嶺南大學文學院獎學金
  • 嶺南會所獎學金
  • 嶺南教育機構獎學金
  • 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獎學金
  • 入學獎學金
  • 升學獎學金
  • 院長獎學金
  • 社區服務獎學金

持續進修基金

本課程已加入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名單內。
本課程 / 本單元所屬之主體課程(資歷名稱)在資歷架構下獲得認可(資歷架構第[4]級)。

資歷名冊登記號碼: 17/000602/L4
資歷名冊登記有效期: 01/07/2017至登記持續有效

有關持續進修基金的申請條件及其他詳情,請參閱本網頁內「持續進修基金詳情」。

畢業生分享

蔡錦麟

蔡錦麟

  • 2023年人文學科(歷史)副學士課程畢業生
  • 升讀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歷史及文化 (榮譽)文學士三年級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是學習歷史的最高境界。在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修讀兩年的歷史課程中,我正正能透過學院老師對學生的教學態度和精神體現出司馬遷這句説話的真諦。
首先學院的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學態度令我最為深刻,課堂上老師鼓勵同學之間透過交流和討論有趣的不同歷史課題,來提升大家對學習歷史的興趣。此外老師們那種敬業樂業的精神也令我為之敬佩,他們會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在課餘時間讓同學就不同的歷史話題或論文題目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參與討論和給予意見,而在討論和學習的過程中,也令我對歴史學有著更深和更全面的體會。
雖然我們現在並沒有司馬遷那種豐碩的學術成就,但我們在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學習歷史,最少都能「通」古今的變化,課堂上透過自由的討論能提出自已的「一家之言」。有著在這裏的學習經歷,我深信我和各位畢業同學將來在社會上必然會有具影響力的成就。
李馳原

李馳原

  • 2023年人文學科(歷史)副學士課程畢業生
  • 升讀英國伯明翰大學歷史(榮譽)文學士二年級
於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修讀歷史課程的兩年中,我勤勉求知,刻苦鑽研,在老師的栽培與學院的引領下,我得以一窺歷史學習之真諦。經此兩年,不僅是專業知識,我的學習能力也得到了進步。學院老師兩年來的悉心教導令我受益良多,敬業精神不但體現在課堂中所盡傳道解惑之責,更體現在課後鼓勵學生開拓思維、暢所欲言並親身投入討論,寓學於趣,推動學生好學樂學,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作為香港第一所以博雅教育為教育宗旨的大學,嶺南大學始終以最高的育人熱忱詮釋這一宗旨。小規模教學與互動性課堂對師生聯繫的鞏固,多人合作與個人獨立等多種作業模式對組織能力及溝通能力的培養,無不對學生成人成才起到極大推進作用。我深信,這段經歷將為我以後的學習奠定深厚基礎,助力我在歷史領域更進一步。
陳俊彥

陳俊彥

  • 2023年人文學科(歷史)副學士課程畢業生
  • 升讀城市大學文學士(中文及歷史)三年級

經常有人問到,讀歷史到底有什麼用?其實,歷史學的作用在於幫助我們了解現在和未來。人類的歷史進程雖然錯綜複雜,但卻是連環不斷、不可分割的。我們所處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趨勢的出現,都有它們的歷史背景和根源。因此,歷史研究對我們理解當代社會和預測未來趨勢非常重要。在學院的歷史副學士課程中,學生將會接觸到不同於以往所認識的歷史科。大專歷史學的內容和學習方法,可能會對一些學生造成挑戰和衝擊。但是,學院內有經驗豐富的導師和支援,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歷史學時的問題和困難。學生除了學習歷史研究方法,還能夠發掘多元的興趣和潛力。最後,我想強調的是,歷史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對我們自身和社會的一種貢獻。通過學習歷史,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理解,更好地塑造我們的未來。因此,我希望學生能夠用心學習歷史學,讓它成為自己人生和社會的一份貢獻。

畢業生分享

林希賢

林希賢

  • 2021年人文學科(歷史)副學士課程畢業生
  • 升讀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三年級
猶想起兩年前中學畢業後, 得知LIFE有開辦歷史副學士課程時,便毅然地前去報讀。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兩年來的大專生涯裡,可謂感觸甚深。當初抱著不安、茫然的心情踏入校門。到上完第一節課後,老師們悉心的教導使我不安的心情逐漸平復。當中尤以在歷史課堂中所學的知識更令我啟蒙甚深,獲益良多。老師在教學模式上也十分有趣,能夠引起同學對歷史的興趣,也引導我們發掘更多有關歷史的小趣味。另外,老師除了教授學術上的知識外, 亦為我們解開升學路上遇到的重重疑難,更不斷指導我們。回味兩年的大專生活,我確立了對歷史的興趣,過程感到無比充實。畢業後更時常憶起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導,留下了滿滿美好的回憶。
曹偉瀧

曹偉瀧

  • 2020年人文學科(歷史)副學士課程畢業生
  • 升讀嶺南大學歷史系二年級
還記得兩年前中學畢業時,當得知LIFE有開辦歷史副學士課程時,便毅然決然地前去報讀。這兩年的大專生涯,可謂感觸甚深。當初抱著不安、茫然的心情踏入校門,上第一節的課堂,在老師們熱心的教導後,不安的心情逐漸得以平復。當中尤以在歷史課中所學的知識更令我啟蒙甚深,獲益良多。老師在教學模式上也十分有趣,能夠引起同學對歷史的興趣,也引導我們發掘更多的知識。另外,老師除了教授學術上的知識外,還為我們在升學路途上解開重重疑難,不斷地指導我們正確的方向。現在回想起來,這兩年的讀書生活確立了對歷史的興趣,過程中我感到無比充實,畢業後更時常憶起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導,留下了滿滿美好的回憶。
池嘉陽

池嘉陽

  • 2019年人文學科(歷史)副學士課程畢業生
  • 升讀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三年級
在嶺南持續進修學院修讀兩年的歷史課程之中, 我發掘並確立了自己對歷史的興趣, 發現原來在中學修讀的歷史與後來所讀的大有不同。老師非常熱心指導我們, 不但給予學術上的知識,而且也為我們在升學路途上解開疑難。在這種亦師亦友的關係中,讀書可謂是事半功倍,同時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